雖然白蟻危害房屋建筑、水庫堤壩,山林果園、車輛船只等,對國民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失。但也有有利的一面,白蟻及共生的雞樅菌等營養(yǎng)豐富,味道鮮美,不僅可食用,又有一定的藥理作用,還能治療一些人類疾病。在白蟻取食、筑巢過程中,又能加速物質循環(huán)及改善土壤結構等。
第 一 白蟻的食用價值
我國食用白蟻的歷史悠久,早在三千年前蟻子醬就被列為帝王的御用膳食。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少數民族地區(qū)至今仍有食大白蟻的有翅成蟲者。在非洲,當土垅大白蟻有翅成蟲將要分飛時,人們常用塑料布或帳篷覆蓋住白蟻土垅,只留一個小洞透光,讓有翅成蟲從洞口爬出來;用此方法,能收獲絕大多數成蟲。當地居民用米篩和竹萁,像篩米一樣,把成蟲翅篩掉,邊干邊食,津津有味。剩下的大量成蟲炒干,貯存起來,準備日后再享用或招待貴客。在蘇丹,大、小市場上經常出售油炸白蟻,人們還爭先恐后去享用這奇特美肴。除非洲外,澳大利亞、印度都有人將白蟻列為食物的上品。
白蟻成蟲的營養(yǎng)成分很高:水分占49.3%,脂肪22.5%,蛋白質21.2%,無機鹽5.9%,糖元0.1%,其他1%。100克白蟻能產生560卡熱量,超過同量牛肉產生熱量3倍以上(100克牛肉產生130卡熱量)。另外,白蟻體內的脂肪含量特別豐富,可從白蟻體內脂肪部分得到的物質主要有磷脂、甘油酯以及游離脂肪酸等。 有人把白蟻作為美肴,然而更多的人把白蟻作為飼料,來飼喂雞群或其它家禽。如在盧旺達,人們養(yǎng)雞就是全靠在野外啄食養(yǎng)大的,經常飼喂白蟻的雞群,不但毛色豐潤,而且抗病力強,產蛋期長。
除白蟻本身可食用外,與土犧牲白蟻共生的雞樅菌更是珍肴佳品。我國云南的雞樅菌在歷史上就享有盛名。據說在明朝初年,李國公就發(fā)現(xiàn)云南富民的雞樅菌特別多。在云南出產的雞樅菌中,以蒙自所產的最為名貴,往往數朵相連、柄粗而味濃,相傳在封建時代就被當作“貢品”,特稱“蒙樅”。
第二 白蟻的醫(yī)療作用
通過人們對白蟻的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白蟻體內存在存在著某些抗病物質。如在白蟻體內出現(xiàn)的甾體,主要有膽甾醇及其衍生物,谷甾醇、豆甾醇等,有人認為這些物質對癌細胞有抑制功能。白蟻脂肪所含的油酸、棕櫚酸和硬脂酸等,也同樣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。又有人發(fā)現(xiàn),在白蟻體內存在的性誘激素和干擾素等,對治療癌癥也有一定的效果,特別是對乳腺、子宮和消化道癌癥,尤其有效。
根據歷史的記載和一些研究的成果,有人從白蟻體內抽提出一種藥物,曾經對腫瘤病人中的膽道癌、胃癌、子宮癌、乳腺癌、直腸癌、鼻咽癌、睪丸癌、食道癌、肝癌、肺癌和組織胞瘤等進行過試驗性治療。從臨床情況來看,白蟻抽提物對各種腫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療效和一定的效果,對鎮(zhèn)痛、增進食欲、恢復體力、提高機體應激能力、增強機體免疫能力、抑制腫塊、改善病人的自我感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。
第三 對加速物質循環(huán)的作用 在熱帶,亞熱帶的廣闊林區(qū),每年都有數不盡的枯枝落葉、枯萎的雜草及砍伐剩下的樹基、殘根,如不被腐蝕或腐爛必然影響植物的生長,而通過白蟻蛀食,經白蟻體內原生動物消化分解枯萎植物中的纖維素。使之很快轉化為腐殖質,加速物質循環(huán)、促進植物的生長。
第四 改變土壤理化性質的作用
據張貞華(1987)研究報道,筑土犧牲巢的白蟻及其菌圃的生命運動的結果,可提高土壤肥力。據測定黑翅土白蟻與黃翅大白蟻巢內土壤有機質、氮、磷,鉀等含量均高于巢外土壤。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,也是形成土壤結構的重要因素。
第五 其他方面的作用
據張貞華(1987)報道,黃翅大白蟻和黑翅土白蟻在銅礦區(qū)的土壤內營生,具有指示該區(qū)土壤及巖石含銅的食用意義,有利于找礦。據測定,浙江諸暨保和鄉(xiāng)某銅礦區(qū)的上述兩種土犧白蟻的蟲體含銅量很高,黃翅大白蟻的蟲體為191ppm,黑翅土白蟻的蟲體為193ppm。其次是蟻巢的菌圃和泥骨架含銅量也高,黃翅大白蟻的菌圃為131ppm,黑翅土白蟻的菌圃為128ppm,泥骨架為69ppm。顯然,這是由于銅礦區(qū)水、土中含銅量的背景植高,而白蟻與真菌卻能忍耐這種重金屬離子,并且能在此種環(huán)境中繁衍。據此,在田間或山上找銅礦時,可利用白蟻的此種生鏡調查,作為一種指示。另外,在非洲干旱的沙漠地區(qū)缺乏水源,白蟻為了筑窩和培植菌圃,需要從幾十米甚至200米深處取水。為了隧道暢通,白蟻又得把地下砂土不斷地運送到地表,堆成蟻山。對來自地下深處的“砂土”進行分析,就可斷定在這個范圍內有無礦物和什么礦物。有人利用“白蟻探礦法”已成功地發(fā)現(xiàn)了豐富的金礦。